臥虎藏龍的萬巒小鎮|不只是豬腳,走進藝術村、品味職人手作、探訪歷史古戰場

你知道嗎?原來屏東萬巒,不只是豬腳的代名詞。這座位於南國的小鎮,實則臥虎藏龍,不僅聚集了許多默默耕耘的藝術家與職人,更藏著歷史與文化的深厚底蘊,是一個只要走進,就會被深深打動的地方。

走進日本時期留下來的古戰場遺址,彷彿穿越時空,也正是從這裡,拉開了探索萬巒藝術村的序幕。

首先走進萬巒在地文化的核心之一【福攸宮】。這座廟宇不僅是信仰的中心,更藏著一間獨特的【有機書店】。這裡沒有商業氣息,只有溫暖的交換,讓每一本書在旅人之間流轉,延續閱讀的生命力。福宮內的御守更承載著「財源廣進」的寓意,是萬巒最具文化意涵的隱藏版伴手禮。

沿著村落探索,便來到充滿農村彩繪與故事牆面的【伙房藝術村】。村裡處處可見創作痕跡,讓人邊走邊感受藝術與生活交織的溫度。

來到【可麗田可可農園】,空氣中飄散著濃郁的可可香氣。這裡主打從產地到餐桌的體驗,不僅能品嚐風味獨特的可可飲品與甜品,還能親眼見到三合院裡曬著從未見過的可可種子,構成一幅動人的南方風景畫。

接著走進擁有百年歷史的【五魁伙房】,建築本身彷彿是一座活著的歷史博物館。

萬巒的藝術氣息,不只在空間中,也藏在每一位職人的手藝裡。

【木石居】展出精緻典雅的昌黎硯,石與墨之間蘊含著書法藝術的沉穩美學;【玉印霞飛】則以繽紛溫柔的拼布創作,縫出對土地與生活的情感連結;而在【一號老厝】,陶藝職人依然堅持手作精神,泥土在輪盤上旋轉出一件又一件兼具實用與藝術的作品。

萬巒沒有過度包裝的觀光資源,卻有最純樸的人情味與令人動容的文化深度。透過在地導覽老師的帶領,走訪歷史遺跡、探索藝術角落,才能真正理解這座小鎮的迷人之處——不只是飄香四溢的豬腳,而是豐富多元、踏實動人的生活風景。

萬巒,一座值得用雙腳慢慢走、用心慢慢看的藝術小鎮,等你來發掘。

萬巒伙房藝術村 資訊

萬巒的【伙房藝術村】,藏著一段段被世人遺忘的歷史與人文場景。在地耕耘者林玉光先生,長年致力於推動文創共生,以行動守護這片土地,並規劃推展各項導覽活動,讓更多人看見萬巒的文化深度與生活風景。

「你吃飽了沒?」——這句在過去農業社會中最平常不過的問候,如今成了【伙房】這個名字最質樸的詮釋。伙房,有著廚房、共食的意象,也承載著在地人彼此關心、互相關照的情感溫度。

在這座藝術村裡,不僅有職人百工的創作精神,也有濃濃的人情味與土地記憶。每一處轉角、每一扇窗,都藏著生活的痕跡與故事,家家戶戶的牆面上更有藝術家【鍾進謀】的創作,彩繪上屬於萬巒的故事,讓人回味無窮,耐人尋味。

萬巒伙房藝術村 粉專
地址:屏東縣萬巒鄉泗溝村永平路85號
聯絡電話:0985797246-林玉光
LINE的ID:tv2236-林玉光

萬巒伙房藝術村 可麗田可可農園|從可可到美味甜點的知識小旅行

萬巒的「可可」可是小有名氣,其中「可麗田可可農園」擁有近兩甲的可可田,是在地最具特色的可可體驗景點之一。隱身在這座純樸的村莊裡,農園主人的三合院不僅是曬可可的場地,也開放販售自家手作的可可製品。不定期還會舉辦可可DIY活動,讓遊客親手體驗製作過程。

來到這裡,不只能吃到濃醇香甜的可可,還能深入了解可可的種植與加工流程。你知道嗎?可可果竟然可以生吃,而且味道還出乎意料的多層次風味!而可可從果實到變成大家熟悉的巧克力,其實得經過層層工序,包括取出果肉、曬乾至只剩約7%的水分、發酵、再經烘焙處理,過程一點也不簡單。

農園牆上也有精緻的彩繪,完整呈現可可的生長、採收與製造過程。原來可可樹是「林下經濟」作物,需在大樹庇蔭下成長,從育苗到第一次結果要耗時2到3年,才有機會品嚐到這療癒舌尖的美味。

可麗田像是一間可可學堂,讓人邊吃邊學、收穫滿滿。

 

第一次親眼看到農家在曬可可,才知道原來我們日常吃的巧克力和可可製品,背後需要經過這麼多繁複的步驟!
在「可麗田可可農園」的三合院裡,就能看到傳統方式曬可可的景象,將一顆顆從果實中取出的可可豆攤開曝曬,這樣的畫面對城市人來說真的非常新奇。

店家還親自剖開了一顆熟透的可可果,裡頭果肉飽滿,果仁外頭裹著一層白色薄膜,整顆竟然都可以生吃!對我這個第一次嘗試可可果的人來說,真的是大開眼界。

入口的瞬間,彷彿在吃帶有果香的堅果,甜甜的可可香立刻在舌尖化開。接著,一絲微苦的韻味慢慢滑進喉間,層次感十足,意外地好吃!

不過,店家也提醒,這是未經發酵的可可,含有可可鹼,不能吃太多。因此可可製品在加工前,才需要經過「發酵」等處理,讓可可不僅更順口,也能製成各種大家熟悉的甜點與飲品。

店家在自家的三合院有攤位,擺放各式的可可製品與飲品,沒想到可可可以化身這麼多的製品,讓我大開眼界。

「可麗田可可農園」來自大武山高山急水,除了有好水質以及優質土壤,孕育一顆顆的可果樹,加上友善工作與草生共存,一條龍巖至原食物可可豆以及相關商品

我超級喜歡這裡的可可鮮果飲!
喝起來濃郁香醇,卻一點也不甜膩,完美保留了可可果天然的清香與果酸。入口清爽又有層次,既能感受到可可的原始風味,又非常順口,真的是我喝過最驚艷的可可飲之一!

另外還有可可油、可可粉等伴手禮,無添加無鹼化,風味天然又獨特,自用送禮都很合適喔。

景點資訊
可麗田可可農園
地址:屏東縣萬巒鄉泗溝村永平路76號
電話:0921481531

萬巒伙房藝術村|走進歷史與藝術交錯的萬安堂

位於萬巒的萬安堂,是陳氏家族的宗祠,兩側保存著帶有巴洛克風格的建築,建於清朝時期,細節雕刻相當精緻。這裡是歷史的重要見證。

萬安堂所在的位置,曾是日治時期的古戰場,充滿濃厚的時代痕跡。更特別的是,抗日詩人丘逢甲的父親,曾在此地教書授業,為這片土地增添了歷史深度。

如今的萬巒伙房藝術村,將歷史建築與在地藝術巧妙融合,不只是懷舊之旅,更是一次深入文化的探索。

站在清朝時期就已存在的巴洛克建築旁,彷彿能感受到歷史流轉的痕跡,時光靜靜流淌在斑駁的磚牆與雕飾之間,讓人不自覺地放慢腳步,細細品味那跨越百年的故事。

萬巒藝術村 武魁伙房|百年歷史的武舉人故居,見證萬巒的榮光歲月

萬巒藝術村中的「武魁伙房」,是一棟擁有百年歷史的傳統建築。這裡曾出現過象徵榮耀的「北方星光」,象徵皇帝都賜福於此,有著其珍貴的歷史意義。

武魁伙房原是陳家三合院,最早可追溯至同治元年,為當時一位武舉人所建造的土厝屋。不僅屋齡超過百年,其建築本體保存完整,屋內許多細節、結構與古物更是珍貴的文化資產。

無論是門口醒目的「武魁」招牌、古樸的建築工法,或是伙房內至今仍留存的歷史寶藏,處處都訴說著那段屬於萬巒的輝煌與傳承。來到這裡,不只是欣賞建築,更是一次與歷史的深度探索。

在古裝劇《包青天》中常出現的「舉牌」場景,其實源自真實歷史,這些儀式性舉牌就是從清朝流傳至今,見證了古代官府文化傳承。

在武魁伙房內還有特殊的對聯,最旁邊的衍對為說明祖先來處,中間的燈對為對未來祖孫的期待。

萬巒伙房藝術村 玉印霞飛工作坊|用拼布縫出生活裡的客家美學

座落於萬巒泗溝村的「玉印霞飛工作坊」老師詹玉霞,多年來專注於拼布藝術創作,以客家文化為靈感,將色彩斑斕的布料一針一線地縫製成獨具特色的生活用品與藝術作品。

每一件拼布作品都融合了傳統客家元素與現代設計巧思,不僅具有實用性,更展現出濃厚的文化氣息與生活美感。無論是布包、杯墊、手工小物,皆蘊含著六堆地區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手作溫度。

這些作品也成為極具代表性的六堆客家伴手禮,傳遞著屬於土地與記憶的溫柔故事。

不論是溪哥、貓頭鷹,或是提袋與背包,拼布作品都很有實用性與收藏價值。

老師承襲日本的拼布精神,以較為素雅的布料呈現,這些壓線都是手工縫製,相當考驗功力,難怪玉印霞飛的拼布曾獲得屏東精選伴手禮的獎項。

 

老師也在這座綠意盎然的房舍裡開設拼布教學課程,帶著學員們一針一線,縫出繽紛多彩的拼布作品。

萬巒伙房藝術村 木石居 昌黎硯|鐵丸石化硯,映照客家文學的深厚底蘊

在萬巒伙房藝術村中,有一位總是面帶微笑的藝術家【林富章】,靜靜地在「木石居」創作著一方方獨具匠心的昌黎硯。這些硯台採用大武山沿山地區出產的鐵丸石製作,石質中含有天然金屬成分,表面呈現自然形成的褐色圖騰,彷彿大自然親手勾勒的藝術品。

每一塊石材,皆秉持「一石一硯」的精神量身打造,因此每方昌黎硯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不僅具實用性,更深具欣賞與收藏價值,深受書法愛好者與藏家喜愛。

「昌黎硯」的名稱,源自屏東內埔著名的昌黎祠——全台唯一主祀韓愈(唐代文學家、宋代八大家之一)的廟宇。韓愈,號昌黎,後人尊稱為「韓昌黎」或「韓文公」,其文學成就對客家文化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藝術家以「昌黎」為名,將文學精神注入石藝創作之中,讓每一方硯台不僅是工藝作品,更是一種文化記憶的承載。沉穩古樸的鐵丸石,在一刀一刻間蘊含歷史的厚度與書寫的詩意。
特別的是,這裡的昌黎硯並非為書法書寫而製,而是以「收藏價值」為主軸,成為藝術與文化的珍貴結晶。

第一次親眼看到這麼多造型各異的昌黎硯,真的讓我感受到這項工藝的獨特魅力與背後深厚的文化底蘊。
原來硯台也能這麼有故事,真的讓人眼界大開!

景點資訊
木石居
地址:屏東縣萬巒鄉泗溝村平安路1-1號
電話:08-7789328

萬巒伙房藝術村 大人物餐廳|紅麴豬腳飄香萬巒,傳統客家味的創新演繹

來到萬巒,沒吃上一頓豬腳大餐,怎麼能說你真的來過?
身為從小在屏東長大的我,萬巒豬腳的味道早已深植記憶,彷彿每一口都是童年的味覺召喚。特別是在北部,始終找不到這樣熟悉又道地的味道。

在眾多豬腳餐廳中,「大人物餐廳」以紅麴豬腳獨樹一格。選用天然紅麴入味,不只提升風味層次,更為傳統料理注入健康概念,讓人吃得滿足又安心。
也正因為這樣的用心,大人物餐廳獲獎無數,成為萬巒在地的代表之一。

除了紅麴豬腳,古法製作的「鴉片泡菜」與風味濃郁的「鳳梨醬」也備受好評,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小菜亮點。

大人物餐廳獲獎無數,是萬巒在地道地的知名美食,來這裡吃客家菜絕對不虛此行。

牆上的餐點照片都是店家的招牌菜,來這裡把招牌菜點一輪就對了。

萬巒豬腳皮雖厚但非常嫩口,肥肉多卻不膩,最讓我魂牽夢縈的是這個豬腳醬汁,使用蒜蓉與醬油調和,沒有加味精,豬腳與醬汁一搭,那滋味超級銷魂。

客家粄條裡有韭菜、豆芽與鮮蝦,簡單的客家味卻收服味蕾。
最讓我念念不忘的還有客家小炒,這是客家人宴客重要的一道菜,裡面的魷魚象徵年年有餘,三層肉象徵步步高升,芹菜則有勤儉與勤勞的寓意,簡單的豆乾與韭菜,魷魚、三層肉拌炒,就是一道好配飯的菜餚,樸實卻很有味道。

大人物餐廳的小菜同樣深受好評,其中最讓人念念不忘的,就是招牌的鴉片泡菜與黑豆珍珠。

鴉片泡菜選用大白菜搭配多種蔬果一同醃製,入口清脆爽口、酸甜開胃,真的會讓人一口接一口,吃了就停不下來,難怪會有「鴉片」這個暱稱!

黑豆珍珠則是將黑豆以特調醬汁醃漬入味,鹹中帶甘、豆香濃郁,單吃很涮嘴,搭飯更是一絕,是許多回訪客人指名的小菜之一。

這些看似簡單的配菜,卻完美詮釋了傳統客家料理「樸實中見用心」的精神,也讓整桌菜色更具層次與風味。

   

店家資訊

大人物餐廳
地址:屏東縣萬巒鄉萬巒村民和路17號
電話:08-7813583
營業時間:09:00-14:00,17:00-20:00周一公休

萬巒伙房藝術村 萬巒1號老厝|茶香與陶藝交融的藝術空間

萬巒果然是臥虎藏龍之地,藏著一位深耕陶藝數十載的藝術家—李文隆老師。他長年專注於陶土創作,尤以茶壺茶具為主,將生活中的平凡器物,注入獨特創意與手感溫度,讓每一件作品都散發濃濃人情味與藝術氣息。

走進「萬巒1號老厝」,彷彿踏入一座靜謐的陶藝空間,不僅能欣賞到李老師風格多變、極具收藏價值的茶具作品,更有機會親眼見證他創作時的專注神情與巧手魅力。不定期還會開設陶藝課程,邀請民眾一起體驗泥土在手中變化的美好時光。

李文隆老師熱愛泡茶,他深知「茶之味,在於器」,在追求實用與美感間取得完美平衡。他的每一件茶壺、茶杯,都是生活美學與藝術修養的結晶,值得細細品味與珍藏。

走進1號老厝,在李老師的工作是李看到滿滿的陶藝作品,特別的是都是茶具的創作,每一款都很有自己的靈魂與特色,很值得玩味與收藏。

在這裡還驚喜發現了一件特別的作品—統蔡英文的陶像,笑容與神情維妙維肖,竟也是出自李文隆老師之手!

踩踏著帶有韻律的轉盤,泥土在手中隨著旋轉緩緩成形,手的溫度與泥的柔軟,在收與放之間交織出獨一無二的創作。我想,這正是陶藝最迷人的地方,用時間與專注,靜靜捏塑出屬於自己的藝術靈魂。

1號老厝裡還有兒子與媳婦開的麵店,藏身在幽靜的花園之間,欣賞陶藝作品之餘,也能品嚐在地美食。

店家資訊
萬巒1號古厝
地址:屏東縣萬巒鄉復興路2號36-3號
電話:0929991759
營業時間:11:00-14:00 17:00-22:00(周一周二公休)

萬巒伙房藝術村 萬巒有機書店|伯公廟裡的書店

隱身在萬巒福攸宮旁的「萬巒有機書店」,是一間別具意義的小書屋。這裡不販售書籍,而是透過「以書換書」的方式,讓更多書籍流動、更多故事被閱讀。這樣的交換模式,不僅讓資源得以共享,更讓偏鄉的孩子也有機會接觸到多元豐富的書本世界。

這間書店不只是閱讀空間,更是文化的據點。店長林玉光先生長年深耕萬巒在地文化,致力於推動地方導覽與文史教育,希望透過書店,讓旅人更深入了解萬巒這座小鎮的底蘊與故事。

萬巒有機書店,是一間讓書籍流動、讓文化發聲、讓人與地方產生連結的溫暖角落。

 

位於萬巒泗溝的福攸宮,是當地人重要的宗教信仰中心,主祀土地公,又被親切地稱為「伯公廟」。這裡不僅是居民祭拜祈福的場所,更是村民聚會、交流情感的生活據點。

而更特別的是,萬巒有機書店也選擇在此駐點,以書為媒,讓這座承載著傳統信仰的廟宇,轉化為融合文化、教育與社區精神的新空間。書店以「以書換書」的方式推動閱讀風氣,讓書本自由流動,讓偏鄉的孩子與居民都能擁有接觸多元知識的機會。

福攸宮不只是信仰中心,更成為文化推廣與閱讀交流的場域。

這裡的藏書總類甚多,而且店長林玉光先生都會分門別類的整理,童話、小說、地理、歷史,這裡都能找到。
有機的概念,就是用交換的書籍的方式,也希望每交換一本書投下20源於功德箱,作為推廣的心意。

萬巒有機書店同時也是伙房藝術村的諮詢站,店長林玉光先生負責整個導覽與文化的介紹,讓旅人來這裡,可以得到最完整的旅遊資訊。

在這裡還有桌椅可以閱讀,不趕時間的話,可以在這裡從容停留,與書香相遇。

萬巒有機書店結合在地信仰,與福攸宮(伯公廟)攜手推出了「伯公御守」,這份充滿祝福的御守,不需費用,只要來訪,就可以自行取用,隨喜添香油錢即可。

御守設計相當別緻:正面是慈祥的土地公形象,背面則寫著「㵘見幸福」。
「㵘」字代表水流,也象徵「萬巒泗溝村」的地理意象,也有水帶財的寓意,透過這個特別的文字選擇,傳遞祝福,也是一種對地方文化的致敬。

這一枚御守,是一份來自萬巒的心意。
有機會來到這裡,別忘了走進福攸宮、翻閱有機書店的故事,再添點香油錢,把象徵好運與幸福的伯公御守帶回家。

沒想到萬巒是這樣富有人情味,又很有深度的城鎮,有讓人想一來再來的理由。這裡的美食、手作與人情,拼湊出最動人的日常風景。下一次,就來萬巒過一場剛剛好的生活旅行吧。

萬巒伙房藝術村 粉專
地址:屏東縣萬巒鄉泗溝村永平路85號
聯絡電話:0985797246-林玉光
LINE的ID:tv2236-林玉光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Google reCAPTCHA 保護機制,這項服務遵循 Google 隱私權政策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