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山森CHILL攝影日 蒐集山林的記憶與呼吸

這不只是一場攝影活動,更像是一場蒐集山林的記憶與呼吸。

大雪山森林遊樂園區迎來了40周年,在這特別的一年裡,偕同八仙山舉辦好幾場的森林活動:【森CHILL野餐日】、【森CHILL攝影日】、【森CHILL健走日】,讓旅人藉由不同活動的參與,走進山林,別具意義的活動,讓山與我們更加親近。

你都是怎麼樣記錄你的旅行日記呢?

以往的旅行我們總是用相機用手機拍攝當下的畫面,不管是風景的拍攝,或是人物的寫真,拍下的那瞬間也記錄的當下的畫面。
不過這一回的【森CHILL攝影日】有別於以往我們對攝影的定義,拍攝除了用相機、手機紀錄,更多的是蒐集山林的風景。
我們可以在林道間捕捉陽光穿越樹梢的瞬間,也可以蹲下來細看一片苔蘚的紋理。撿拾山林裡的落葉、石頭、枯枝,將這些山林獨有的碎片拼湊成屬於我們山林的故事,再用手機拍攝,最後輸出成照片,讓山林的美好成為獨一無二的記憶,也是自己與山林的對話。

這一次,我們特別把這份森林的記憶,收進「二葉松萬年曆」裡。以大雪山常見的二葉松為主角,每一片年輪、每一圈刻痕,彷彿都在說著山林的故事。照片嵌進萬年曆,成為能陪伴四季流轉的自然紀錄。

季節轉換的時刻,我們走進森林,只為與山林的光影相遇。一同走入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區,捕捉山林裡最純粹的美。

雖然這次的活動已經結束,但依舊想要跟大家分享,也可以學習如何收藏紀錄山林旅行的點滴記憶。

元泰竹藝社  二葉松萬年曆 把山林之美裝成永恆

今年迎接大雪山森林遊樂園區40周年,大雪山舉辦的【森CHILL攝影日】特別注入台灣特有的二葉松元素,並由【元泰竹藝社】以二葉松製作獨具特色的萬年曆,將山林之美永恆保存。
是這是攝影活動最大的亮點。

陳敏佳老師 最好的相機 是自己手上那一台 最美的視角 是自己感受而來

以往我以為的攝影,是拿著專業相機,有著專業的構圖、專業的捕光、專業的技術,才是攝影。
但這一回邀請的攝影師-陳敏佳老師,卻顛覆我對攝影的想像,也在老師一禎禎的照片裡觸動了心房,原來攝影不是需要如何高超的技術,而是一顆觀察的心,與對自然的柔軟、和用心的感受。
陳敏佳老師在國內攝影圈是赫赫有名的商業攝影老師,但老師說,一直記錄這些商業的活動,生活也會失去平衡,在多次的尋找自己中,他選擇走進山林裡。
爬山拍攝是許多登山愛好者會做的事,將大山大景拍攝下來,對很會拍照的人而言,只是簡單的事,而陳敏佳老師教我們,如何在山林裡撿拾與創作,堆疊屬於自己山林的光。

「會來大雪山參加這堂活動的,都不是一般人。」
老師開宗明義的一段話,讓大家不禁互看了一下彼此,若不是真的對攝影與山林有熱愛,真的很難千里迢迢地到大雪山來。

在會議室裡,陳敏佳老師藉由一張張照片帶入他攝影的故事與歷程,從商業模式到山林,從專業到感動人心的畫面,從來聽演說講課都會想要睡覺的我,這一刻我精神都振奮了起來。

山林的樣貌隨著四季遞嬗而變,每一個季節,都有屬於當下的色調與植物氣息。
老師常說,自從他走進山林後,開始會撿拾林間掉落的植物、花朵、枯枝與葉片,這些自然的痕跡,成了他與山相處的方式。不同的山,有不同的植物語言,也藏著不同的故事。

讓我最印象深刻的一次,是老師前往嘉明湖時的山林採集攝影。他特別在山屋中,商請當時值班的元植協助安排一處可拍攝的空間。就在那間嘉明湖山屋裡,完成了一張屬於嘉明湖的影像。

這張照片,對懂山的人來說格外珍貴——因為元植已經永遠留在山裡,也活在我們心中。
而那次的拍攝,不只是記錄嘉明湖的自然風貌,更承載著元植的熱心與這片山林的溫度。
我剛剛走完嘉明湖,再看這張影像以及老師與元植的互動,那份在胸口翻騰的悸動,更深刻地印在我心中。

這一回的大雪山森chill攝影,我們就要學習老師與山林相處的方式,拍攝屬於我們山林的故事,也啟發我對攝影有不同的角度思考,這對我而言,彌足珍貴。

到森林裡 採集屬於山林的故事

雖然是攝影課,但這堂課重點不在於相機或是手機,而是採集山裡的記憶,我們走進大雪山的森林或是天池,來一場與山林近距離的互動。

漫步在森林之間,以前覺得平凡無奇的落葉,此時此刻成為珍寶,這些植物只有在這座大雪山才有,其餘的山林可不見得有一樣的,這也是森chill攝影日,跟其他攝影課程,最大的不同處。

細數地上不同顏色的落葉,都是季節遞嬗的成果,這天偶遇了毛地黃,會對這株植物有印象,是剛好前陣子去阿里山,導覽老師有特別介紹,在山裡又多了知識。

平凡的枯葉,此時都是最珍貴的素材,我們繞行天池一周,尋找可以用的植物,只撿拾地上掉落的,等一下還要讓他們回歸森林,回到屬於他們的土地。

 

往往攝影都是邊走邊取景構圖,而這一回我們卻是要用眼睛感受山林的脈動,與觀察掉落在森林裡的亮點,在尋覓之間,也緩慢了腳步,沉澱了心房,不知不覺自己好像與山林更近了。

山風柔柔吹拂,撫摸下過雨後濕潤的土地,觀察樹上長出來的蘑菇,撿拾地上熟悉卻不曾觸碰過的落葉,好像這一回我們才真的與這片土地認識。

自己帶來的環保袋,裡面裝滿各式各樣的植物,都是等一下會使用到的攝影素材。
再來之前還不知道是這樣的攝影課程,越撿越快樂,好期待等一下的創作時間。

最棒的是每一個人都會得到一塊由二葉松製成的萬年曆,可以將自己的作品嵌入萬年曆中,成為最棒的山林記憶。

創作時間 植物與山林的對話

從森林回到教室裡,每個人都擁有一個木板與黑布,我們要將撿拾而來的山林寶物拼湊成自己喜歡的模樣,不限制呈現方式,可以自由的創作,再將作品拍攝,洗出來做成卡片,成為山林的永恆記憶。

沒想到森林裡是如此繽紛,還以為是一大片的綠,原來各種顏色都藏在森林裡。

 

這是我的第一張創作,只想把所有的美好都一層層堆疊進去。
這些畫面,其實也映照著每個人獨特的思路與感受。
觀察別人的創作、再回頭看看自己的視角,那過程本身,就是創作帶來的樂趣之一。

完成作品後,我把它帶到教室裡特別設置的【攝影棚】,用自己最熟悉的手機進行拍攝。
這是我的第二張創作,比起第一張來得更簡潔,也更有故事性。
每個人都可以創作四張屬於自己風格、不同情境的作品,每一次拍攝,都是對自己觀察力與想像力的重新編排。

大家都是第一次創作,但觀察大家的作品,彷彿大家都是渾然天成的藝術家,作品也太生動了,是可以開攝影展的程度。

雖然是同一座森林,但大家採集的植物都不太一樣,原來深藏森林裡有這樣多元的物種,也是一次深層的森林發覺。

拍好的照片會列印成紙張照片,每個人可以獲得四張照片,作為大雪山森林的永恆紀念。

原來,攝影還可以這樣的呈現,觀察與感受才是攝影的核心啊。

元泰竹藝社 二葉松萬年曆

為了這次的【森CHILL攝影日】,元泰竹藝社特別設計了一款質感滿分的萬年曆。
萬年曆的轉盤代表著12個月份,而下方的星期欄則可透過滑動調整對應日曆,實用又別具巧思。
最特別的是,上方還設計了一個相片卡槽,可以嵌入我們自己創作的攝影作品,讓每一份影像都能在生活中被妥善保存與展示。

這樣的萬年曆擺在家中,不只是實用的日曆,更是一件獨一無二的風景擺設。
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日期與心情,替換不同的照片,讓每天的生活都與自然、美感緊密連結。

每位參加的朋友,還能收到一份貼心準備的小餐點,可以帶進森林裡,一邊感受自然、一邊慢慢享用;也可以選擇在教室裡,一邊創作,一邊品嚐,用味覺與視覺,一起留下美好的記憶。

每位朋友還可以獲得一個木製的磁鐵,磁鐵上面是跟大雪山有關的動物,跟萬年曆擺放在一起,格外有意義。

參加許多山旅與攝影的活動,這一次大雪山森chill攝影日讓我有好多啟發,對山林的熱愛又更加深了,也開啟我對創作的另外一個層面,你也對大雪山與八仙山這樣的森chill系列活動有興趣嗎?
可以關注元泰竹藝社以及大雪山森林遊樂園區的粉絲專頁。

元泰竹藝社 粉專

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園區 粉專

地址:台中市和平區雪山路18號
電話:(04) 2587‑7901(遊客中心)

大雪山國家森林遊樂園區40週年「森CHILL野餐日」與森林茶香共舞的療癒旅行,體驗最森林的野餐儀式。

 

發表留言

這個網站採用 Google reCAPTCHA 保護機制,這項服務遵循 Google 隱私權政策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