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的苗栗社區小旅行這篇要介紹苗栗的各類的粄食小吃。
話說這天在苗栗車站前下車,覺得苗栗車站很有當地的特色呢,苗栗桐花遠近馳名,所以車站上面點綴不少桐花的圖樣,我很喜歡這樣的圖騰,可以展現當地的特色,
又有美化的作用,雖然不是我鍾情的那種舊車站,但這裡也殺了我不少相機的記憶體呢!
粄食是客家人的主食,在我記憶裡只認得湯圓、菜包等,這次參與苗栗縣政府所舉辦的[客家粄 新丁傳]活動,讓我認識許多客家人所常吃的粄食有哪些,還有體驗自己製作粄食,有的粄食不僅好吃,還可以創造許多趣味,這些都是我的第一次初體驗,在手作中讓我了解了不少當地的文化,粄食文化底蘊深厚,真的要親身體驗才能感受到,
我也很建議父母可以多帶孩子到這一類社區做深入的小旅行,多觀察多體驗,這會比到遊樂園收穫會更多喔!
苗栗縣政府舉辦的秋季社區小旅行涵蓋的活動很多,這次我們體驗的地點是嘉盛社區(FB),這裡很有小小村落的味道,不見高樓林立,有很多舊式房屋以及三合院,有的三合院已經是235年的歷史了呢。
我很喜歡這種小社區,感覺厝邊頭尾都是熟識的人,人情味也很濃厚,走在這社區的巷子哩,都覺得空氣清新了起來。
紫色蒜香藤繽紛的簇擁著,讓我不禁多看了幾眼。
這裡還有一棟湯氏宗祠吸引了我的注意,總幹事跟我們說這有235年的歷史了。
旁邊的石墩上面刻著道光丙申……喔喔,這年代也真得好久遠啊!
這石墩有很特別的意義喔,這是家裡如果有人考上貢士所做的,如果官位越大會越長喔!這真是讓我長知識了。
這裡也有免費公車經過,大家可以多多利用搭乘喔!
看到嘉盛社區有好多的旗幟飛揚,今年客家粄仔節已經是第八屆了。
客家粄仔節就在嘉盛社區前的五文昌廟的廣場上熱鬧展開,我們到的時候剛開始擺攤,人潮還不算多,由於我們緊接還有下一個行程,所以就隨意走走看看,
想說下午可以再來大肆採購,殊不知我們從明德水庫回來之後,所有攤子都打烊收工,所有美食都賣完了,當下真是扼腕啊!所以朋友啊!如果下次有類似的活動,
記得早點來多買一些,因為這些美味的當地粄食都是當地的媽媽們親手量產,賣完就沒有了。
來到這客家粄仔節真的是讓我大開眼界,每一攤的粄食都不一樣,而且都別具有客家風味的特色。
每一個攤位上面都會有一個粄食的小故事,讓我們這些外地的遊客增加不少知識呢!
原來我以前熟知的菜包因為形狀像裝豬仔的竹籠子而得名,也因為包了餡所以又名菜包。
以前常聽客家朋友說起”奇杷奇杷”,原來說的就是這項米食啊!這糍粑(ㄘˊ ㄅㄚ),糍粑也就是我們吃的麻糬,糍粑在世界各地都有類似的糕點,但客家人喜歡加入芝麻、黃糖、花生一起佐著吃,還有一句諺語,十月朝,糍粑板子碌碌燒。意思是說農曆十月每家都會做糍粑呢!
這一道好像是小時候常吃的紅龜粿。小時候拜拜最愛吃這一道了,到現在我都還很喜歡吃呢!
疊成烏龜的形狀真得好有喜氣!
我很愛紅豆的製品,這一道紅豆粄有點類似紅豆年糕,感覺好好吃!
這是鹼粽,也是端午祭祖必備的供品之一。
這裡攤子超多的,每一攤都是嬤嬤們親手製作,這一攤的粿我超喜歡吃的,口味好多樣化,每一款看起來都好好吃。客家媽媽們都笑容滿面的,即使沒有買也都會親切地跟我們介紹呢!
這一盤彩色的湯湯水水好特別,這是漉湯糍,也是糍粑的一種,糍粑在薑糖水中,像是水牛在水裡打滾一般而命名,這道粄食也有祈求收成豐收的意味呢!
所有粄食裡最吸引的我就是這個碗粿,我的故鄉台南也是碗粿的特產地,所以我對碗粿非常挑剔,客家的碗粿雖然沒有閩式的加了好多的肉條蛋黃,但樸素的碗粿裡是札實的米飯,上面豪華的鋪滿了客家味的榨菜素菜類,超香超脆口的,不加醬油單吃就很好吃,一碗也只要20元~~我的媽呀!這價錢也太親民了吧!
碗粿上面的配菜極其豐富,有豆干、榨菜、菜脯等,如果這道當成配菜的話,我也可以扒上好幾碗白飯!
大家有發現客家粄食顏色都很豐富嗎?這裡還設計了一面嘉盛五行粄牆,翻過來就有粄食的介紹,這對於文化傳承有很大的幫助呢!
背後都有照片的圖解,為了不佔據文章的版面,想要了解每一種粄食文化的意義,可以參考文章的第二頁喔!
嘉盛社區的五文昌廟已經有110年的歷史,五文昌有關聖帝君、孔子、朱衣、純楊、文衡等五位神明,也是當地的信仰中心。
這天下午我們就在嘉盛社區旁的客粄 粄仔體驗工坊實地手作客家的粄食喔!
這裡跟一般的觀光工廠有點不同,非常的社區化,簡單的桌椅,不加裝潢的場地,感覺非常的像是里民聚會中心,雖然如此,我覺得這裡舉辦的活動非常有意義,
不僅吸引不少外地遊客前來體驗,就連當地人也都踴躍參加,我想,這就是連結社區感情的宗旨,愛自己的社區,別人才會更看重自己,這樣也更能推廣自己社區的特色啊!
牆上陳列了不少嘉盛社區舊時光老照片,我覺得這非常的珍貴呢!
這裡會不定期舉辦各類的粄食體驗活動,牆上都有許多介紹,我覺得每一種都好有趣喔,今天我們要體驗的是食用黏土以及製作菜包。
下回有機會我還真想試試看其他的體驗活動呢!感覺都好有趣喔
這裡的體驗活動都是由當地人主持,幫我們煮食的也都是當地的媽媽們,他們都有一身的好手藝,跟他們一起手作感覺到特別有家的親切感呢!
第一個體驗是做食用黏土,材料是糯米製成的粄脆,粄是客家米食的代稱,相當於閩南人的粿一樣,都是以米食為主,只是做法略有不同。
粄脆是將米磨時磨成粄漿,在去除水分即成粄脆。
彩色粄脆的部分綠色是綠茶、紅色是紅麴、黃色是薑黃、紫色是紫薯、黑色是竹炭。材料都很天然,吃起來特別安心。
這些酷似黏土的都是可以食用的,等等我們要利用這些彩色的粄脆製作自己喜歡的圖案喔!
這是當地媽媽們自己製作的樣品,好多可愛的金魚。
我一時間沒有想到要做甚麼,想說先捏一個圓再說。後來加上了粉紅色,感覺好像戴上了帽子,突然有了靈感。
安妮最愛蝴蝶結了,先來個啾啾再說。
可愛雪人誕生!
加上扣子更可愛了。很多當地的媽媽們都說我做的好可愛,覺得我可以留下來當苗栗媳婦了。
我只會做可愛的東西,等等做菜包我就被出局了!
同行的部落客們其實也都很有才華,這隻小鴨也太可愛太療癒了!
艾方妮的龍貓也好傳神,還受到不少小朋友的喜愛呢!
做日光浴的小鴨。突然覺得我們做的眼睛都好大顆啊 哈哈
三人的粄食黏土大成功。
做完之後媽媽們會幫我們拿去煮,只是我的手以及嘴巴都移位了是哪招啊~~XD
做完的粄脆可以吃喔,只是做的好可愛完全捨不得吃掉呢!
我覺得這很適合小朋友來體驗,認識不同的米食文化,還可以發揮創意,一舉數得呢!
接下來我們要做的是菜包。
豬籠粄(菜包)外皮是糯米皮,豬籠粄有很多顏色,綠色大部分是抹茶,首先將糯米搓成圓形,壓扁後加入餡料,再慢慢捏成圓形並塑成餃子形狀。
當地的媽媽很認真的教學,每個細節都不馬虎呢!
菜包餡料也好豐富,裡頭通常有曬乾的蘿蔔乾絲、香菇、豆干、紅蔥酥等。…
做好的菜包放在月桃葉上,蒸煮可以增加香氣。
我以為是做餃子,就用包餃子的概念完成我的第一個豬籠粄,沒想到竟然被當地的媽媽嫌棄,說我做的太醜了(哭跑)
這是當地媽媽做的,專業的果然不同啊!
大家做好之後,放到桃月葉或是柚子葉上面,會有專人幫我們送進去蒸煮喔!等等就有香噴噴的菜包可以吃了!
蒸煮好的菜包看起來好誘人,吃起來真的非常好吃,尤其是自己親手做的,格外的美味呢!
在等待菜包蒸煮的時候,我們就到五文昌廟前觀賞他們舉辦的社區活動。
因為米食是客家的主食,所以社區的趣味競賽也以挑米為比賽呢,這些杯杯們年紀都不小,但各各身強力壯,擔起一籠籠的米絲毫不嫌累,實在太厲害了。
大家熱情地替這些參賽者鼓勵打氣,這些比賽也凝聚了村民的感情,比賽贏了還可以獲得米當獎品,真是一舉數得啊!
旁邊是一畝畝金黃的稻田,樸實的味道瀰漫在整個社區裡,金黃麥穗也象徵著客家人熱愛米食、勤奮工作的認真態度,雖然這裡不是甚麼知名景點,但我卻深深地著迷在這樣簡單的風景裡,吃著平凡卻又有特殊意義的小吃,一股簡單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這也想起小時候住的北門社區,家家戶戶都像是一家人一般互相照顧,三不五時會有好看的露天電影在社區裡播放,廣播不時傳來里長關心的問候,熱鬧的廟會舞龍舞獅是看不膩的場景,鹽田是我們最棒的遊樂場,教堂是我們躲貓貓的最佳場地,那種簡單的快樂不是金錢所能擁有,到現在小時候一幕幕場景仍常腦海裡播放,是一齣最幸福的美好時光。
希望這裡能一直保有這樣的純樸,這將是這社區最大的幸福。
小朋友也不遑多讓,拼命地完成自己的任務,看誰可以將獎品通通帶回家。
ㄒ
這次的苗栗社區小旅行就在這嘉盛社區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大家如果想體驗各類的粄食可以來到這裡玩喔!
客家粄食工坊:
苗栗市嘉盛里3鄰嘉盛街187號
嘉盛社區臉書(點我)
延伸閱讀:
[苗栗 秋季小旅行] 探訪明德水庫秘境 魯冰花農莊 露營區 落羽松 製作福菜 親子共遊好去處
[苗栗 崎頂車站] 停,這一站好美 。森林系子母隧道 彷彿宮崎駿龍貓場景再現
歡迎大家加入安妮的天空粉絲團喔
i-funny艾方妮
2015-11-22 at 14:47:38寫得真好,這天真的好開心呢!